糖尿病可以吃麵嗎?如何降低麵條對血糖的影響

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要控制飲食,但在主食的選擇上常常會有困惑,有人喜歡吃米飯,有人吃碗麵條才覺得能吃飽,還有人對饅頭情有獨鍾,可又怕這樣的飲食喜好對控制血糖不利,遇到這樣的問題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避免走進一個誤區,要知道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是要限制從食物中攝入的總熱量,並非是吃什麼或不吃什麼,從所含有的熱量來說,用相同重量的米與面做成的米飯、麵條、饅頭最終轉化成血糖的總量並沒有多大差別,選擇任何一種做主食都可以,也就是說喜歡吃麵條就吃好了。

但是,畢竟讓飲食更合理可以大大減少體內血糖的來源,對控制血糖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在吃麵條時可以採用一些技巧,進一步降低麵條對血糖的影響,達到一舉多得的目的,常用的方法有:

在麵粉的選擇上避免過於精細。市場上的麵粉有精粉和標準粉等之分,越是精細的麵粉在加過程中去掉的雜質越多,越容易被消化吸收,血糖的升高幅度越大,對飯後血糖的影響也越大,因此選擇標準粉做麵條為好,還可加入一些高梁面、豆面、莜麵等等做成雜糧麵條,也可以用一些蔬菜比如菠菜、芹菜葉打成汁和面,增加麵條中的膳食纖維含量,有助於減慢消化吸收的速度。

在麵條的製作方法上注意寧干不稀。湯麵條是麵條中對血糖影響最大的做法,相當於對麵條進行了初「消化」,要少做湯麵條。吃麵條時的「澆頭」也很重要,有些人澆點番茄汁或炸醬就能把一碗麵吃下去而幾乎不配蔬菜,這是吃麵條後血糖不好控制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吃麵條要講究一些,多配點蔬菜一起吃非常重要,北方人常做的燜麵條就很適合有糖尿病的人吃,即有較多的蔬菜又是「乾貨」。

需要注意的是,要把吃麵條的速度降下來,有些人沒有細細咀嚼就吃下去了,加快了消化吸收的速度;還要注意即便是加了粗糧的麵條也不能多吃,要知道粗糧與精米麵含糖量沒有差別,只是膳食纖維含量多少不同,在麵條消化吸收的速度上有差別而已;再有就是不要喝麵湯,麵湯中的麵粉是被糊化的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起來速度非常快。

更多回答#2

糖尿病是可以吃麵的,就像米飯一樣,但是要根據具體情況而定,要看量。

如果是血糖比較高的話,那只能儘量少吃甚至不吃。如果血糖控制比較好的話,就可以適量吃一點,但是建議儘量就吃一些含雜糧做的麵條,如蕎麥麵、南瓜面等等。

為什麼呢?因為麵條和米飯一樣,它澱粉含量比較高, 嗯,我們都知道澱粉是很容易消化分解成葡萄糖的,它從唾液開始就開始被分解,因為唾液中有澱粉酶就被分解,在小腸當中也被分解,然後容易吸收,澱粉進入人體的話被分解成為葡萄糖,那如果瞬間進食的量太大的話,轉化的葡萄糖就比較多,容易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導致體內的血葡萄糖水平難以控制。所以任何問題沒有絕對,只是相對而論。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