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不能吃的蔬菜有哪些?

對於糖尿病醫生都會建議要多吃蔬菜,蔬菜含有豐富的維他命、微量營養素以及膳食纖維,多吃蔬菜對糖尿病有好處。不過呢,這麼多蔬菜種類當中,也有少部分蔬菜的澱粉含量很高,澱粉是血糖的主要來源,所以這些蔬菜吃多了也會升血糖,接下來就給大家盤點幾種澱粉含量高的蔬菜。

第一種是馬鈴薯。馬鈴薯是我們老百姓日常餐桌上經常出現的蔬菜,簡簡單單的一個馬鈴薯就能夠搞出很多的花樣,可以炒、可以煮、也可以油炸,而且並不需要多麼高超的廚藝,只要能把它煮熟了都很好吃,而我最喜歡吃的是酸辣馬鈴薯絲,又算又辣的,特別能下飯。但是呢,馬鈴薯的澱粉含量跟高,每100克就含有16-17克的澱粉,這些澱粉被人體吸收之後大部分都會轉化為葡萄糖,所以高澱粉含量高的食物能給人體提供大量的熱量,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主食都是高澱粉含量食物的原因,我們每天吃的大米、白面等主食也都是高澱粉類食物,正因為馬鈴薯的澱粉含量高,所以在歐美國家被當成了主食。我們糖尿病控制飲食主要控制的就是主食,只有從源頭控制血糖的來源,我們才能夠控制穩定血糖。所以啊,如果你又吃米飯又吃馬鈴薯,那麼你就相當於吃兩份主食了,如果不加以控制,血糖不高才怪。

 第二種是蓮藕。蓮藕又名蓮根、蓮菜,屬於根莖類植物,前面說到的馬鈴薯也是屬於根莖類,根莖類植物往往澱粉含量都很高,每100克的蓮藕約16.4克的澱粉,幾乎跟馬鈴薯一樣多,所以蓮藕要是吃多了也容易影響血糖。

第三種是山藥。山藥同樣是屬於根莖類植物,不過呢,山藥由於膳食纖維含量比較豐富,所以山藥的澱粉含量相比於前面兩種要相對少一些,每100克大約含12.4克的澱粉,只要不是吃太多,一般都不至於會影響血糖,而且山藥富含的膳食纖維對穩定血糖也有一定的幫助。

第四種是豌豆。豆類的食物澱粉含量一般都不高,不過有一種豆類卻是個例外,這種豆就是豌豆,每100克的豌豆含有大約21.2克左右的澱粉,占到了1/5。所以,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豌豆還是少吃為妙。

第五種就是玉米。玉米的澱粉含量相比於前面四種都要高,每100克玉米就含有74.7克的澱粉,幾乎能夠跟大米相媲美(100克大米的澱粉含量也才77.9克),這也是為什麼玉米吃起來能夠這麼甜的原因。

在這裡我要聲明一下,不是說糖尿病不可以吃這些食物,只要沒有毒,所有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都能夠吃,只要能夠控制攝入量就行,如果你吃了這些食物,但飯量卻還是跟原來一樣多,這肯定不行,這樣就相當於吃兩份主食了,血糖不高才怪。吃這些高澱粉含量的食物的時候,如果你不想血糖升高,那麼主食的量就要適當的減量,有增有減,你的血糖才不會受影響。

更多回答#2

糖尿病沒有什麼蔬菜是不可以吃的,蔬菜因為富含纖維素,多數蔬菜生糖指數比較低,適合糖尿病人食用,關鍵是吃多少的問題。

我們常見的蔬菜如油菜、芥藍、菠菜、莧菜、蕹菜、油麥菜、茼蒿、木耳菜等深綠色葉菜,毛豆、嫩豌豆、嫩蠶豆、四季豆、扁豆角、荷蘭豆等嫩豆莢類蔬菜,茄子、番茄、甜椒、彩椒等茄果類蔬菜,黃瓜、冬瓜、西葫蘆、苦瓜、絲瓜等瓜類蔬菜以及白菜花等淺色花類蔬菜,其中深綠色葉菜富含不溶性膳食纖維,可增強飽腹感,延緩食物消化吸收速度,同時富含類黃酮物質、鈣、鎂等成分,有利於穩定血糖。茄果類蔬菜和白菜花富含鉀和果膠,果膠可延緩飯後血糖上升,此外,茄果類蔬菜富含黃酮類物質,白菜花富含硫甙類物質,這些成分可降低消化酶活性,延緩食物消化速度,穩定飯後血糖。嫩豆莢類蔬菜和瓜類蔬菜雖然含鉀量高,但是膳食纖維和果膠含量低,黃酮類物質含量也不高,控糖能力相對較差,其中瓜類蔬菜含水量高,飽腹感不強,穩定飯後血糖的作用非常有限。

除了蔬菜的種類,蔬菜的食用順序也至關重要,建議用餐時先吃蔬菜,後吃主食,這樣胃裡先有蔬菜,可延緩胃的排空速度,減慢消化速度,從而延緩血糖快速升高,達到穩定飯後血糖的目的,如果先吃主食,再吃蔬菜,主食迅速被消化吸收,血糖快速升高,這時再吃蔬菜,很難使血糖恢復平穩。蔬菜的烹飪方式對血糖也有很大影響,多油勢必會增加熱量,不利於總熱量控制,必將造成血糖波動,而多鹽可促進食慾,不利於總熱量和血糖控制,還可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對於糖尿病患者,提倡少油少鹽的烹飪方式,比如白灼、清蒸等,避免爆炒、油煎、油炸等烹飪方式,進餐時先吃小半碗蔬菜,然後將米飯和魚肉配著蔬菜一起吃,兩口菜一口飯,既穩血糖,又營養健康。

大多數蔬菜對於控制血糖是有幫助的,當然,有些蔬菜,如馬鈴薯、甘薯、地瓜、紫薯,山藥、芋頭、藕、菱角、荸薺等,澱粉含量大約在10%~20%,理論上講,會影響血糖穩定,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但是這類蔬菜與大米、白面等主食不同,它們富含維他命C和鉀,有的還富含膳食纖維,所以糖尿病患者並非絕對不能吃,用這些含有澱粉的蔬菜替代部分大米和白面,對於控制血糖同樣是有幫助的。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