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高血壓,把血壓降下來是最基本的要求,更準確地說,是要把全天高於標準的血壓降下來,需要知道的是,對白天和晚上的血壓,有不同的控制目標:
1、白天最高血壓常出現在凌晨,稱為晨峰血壓,應當控制在130/80mmHg以下,把這個血壓控制好,白天血壓基本上就能控制達標。
2、夜間血壓,主要是指半夜1:00-3:00的血壓,標準是不能超過110/60mmHg,它是獨立於白天的一種特殊類型高血壓,比白天高血壓的危害大得多。
研究證實:即便晨峰血壓控制達標,如果夜間血壓不達標,心腦血管病仍然會發生,且發生的更早更嚴重。所以,有高血壓的人不測夜間血壓等於沒測血壓。
那麼,怎麼測量夜間血壓呢?半夜起來測量很難做到,何況定上鬧鐘起來測量,會因為強行中斷睡眠而測不準,常用兩種方法:
一是在臨睡前測量血壓,比如22:00測量血壓,如果超過了110/70mmHg就有發生夜間高血壓的可能,但這種方法只能做大概的估測。
二是做24小時動態血壓檢測儀,通過佩戴檢測儀每15-30分鐘自動檢測一次血壓,對全天各個時段的血壓做全面的了解,有高血壓的人每年都應當做一次。
據此找出最佳降壓時間,制定出控制血壓方案,才能將全天血壓真正控制達標。
更多回答#2
所謂的最佳時間,如果應用到每個人的身上,可能並不適用。降壓藥物進入人體後,一般半個小時就開始起效用,藥效在2到3個小時之內達到高峰,我們應該在血壓高峰到來前服用降壓藥。
現在大部分高血壓患者服用的往往是長效降壓藥物,即吃一次,就能管控24小時的血壓。所以提倡部分患者在早上起床就開始服用,長效降壓藥受飲食的影響並不大,甚至不用等到早飯後,直接空腹服用,以便於養成每天按時吃藥的習慣。
更多回答#3
正常人的血壓,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為雙峰一谷型(杓型),即清晨起床後迅速上升,8~10點(或9~11點)達高峰,16~18點達高峰,從18點起呈緩慢下降趨勢,次日凌晨2~3時最低。
原發性高血壓患者,特別是老年患者,「日高夜低」現象更為顯著,有明顯的低谷與高峰。所以,大多數原發性高血壓患者選擇清晨一次頓服,可有效控制血壓的高峰。如效果不滿意,下午仍有高峰出現,可在14點再加服一次。
還有一種是非勺型高血壓, 血壓在晝夜之間的差值小於10%,甚至夜間血壓超過白天,那麼長效製劑較為適用。當然在治療中,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按照醫囑要求服藥,如果服用兩種降壓藥物,可以將其中一種藥物調整為下午服藥,實現預防高血壓靶器官損傷的目的,更好地維持藥物的有效濃度,實現對夜間血壓的控制,提升降壓的效果,更好地控制晨起血壓過高的情況,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所以在服藥中,需要根據患者血壓的晝夜節律來選擇更為合適的時間,儘可能地提升生理舒適度和生存質量,儘可能地緩解靶器官受損情況,降低心腦血管疾病出現的可能性 。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