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腎小球可以濾過小分子的蛋白質,但又被腎小管回吸收,所以正常情況下尿中是沒有蛋白的,也就是尿蛋白(—)。腎小球損傷後,更多的蛋白質就從腎小球漏了出來,當漏出的量超過了腎小管的回吸收能力的話,蛋白尿就隨尿排出,尿液常規就會檢測到,尿蛋白+,或者尿蛋白定量大於0.15g/d。
尿蛋白是腎小球損傷的結果,但是,大量蛋白尿超出了腎小管回吸收能力後,就會損傷腎小管,所以,蛋白尿又成了腎小管損傷的原因。腎小管受損後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反過來加重腎小球損傷。互相傷害的模式。所以必須控制尿蛋白。
更多回答#2
尿蛋白是排出來的尿液中含有小分子的蛋白質,這個和各種各樣的腎臟疾病有關的,主要是腎小球在濾過的時候主要是吸收大分子的蛋白質,而且小分子的蛋白質有一部分被吸收,大部分是進入到腎小管的,通過腎小球的小分子蛋白質過多,腎小管無法全部重吸收或者是腎小管受損沒辦法正常發揮重吸收的功能的時候,就會引起尿蛋白的出現。那麼尿蛋白對腎臟疾病患者會帶來什麼危害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尿蛋白的主要病因就是腎臟疾病造成,所以尿蛋白對腎臟疾病患上肯定是有一定的傷害的,而且嚴重的時候可能還會威脅到生命。
第一、尿蛋白最主要的就是排出了我們體內所需的蛋白質,這使我們體內的蛋白質缺失,對於腎病患者來說,很容易引起低蛋白血症,而且低蛋白血症往往會造成身體的營養不良,進而對我們身體的生長和正常的新陳代謝都產生嚴重的影響。
第二、丟失的蛋白質中可能有免疫球蛋白,而該蛋白丟失會引起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腎病患者在此期間更容易受到細菌病毒的感染,加重病情,而且還可能會因為受其他細菌病毒的感染而患上其他的併發症。
第三、因為進入腎小管的蛋白質增多,隨之溶酶體活性增強,溶酶體會進入到腎小管細胞中,引起細胞損傷,尿蛋白還會造成腎小管細胞缺氧,損害小管細胞,這些對於腎病患者來說都是很大的危害,沒有及時治療痊癒,隨之惡化的話,會加重腎臟疾病患者的病情,最後可能會引發尿毒症。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