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時間憂鬱症導致的大腦功能性損害還能徹底恢復健康嗎?如果憂鬱症狀已經基本消失,但還是有一些認知功能損害,可能會存在一些不可逆當然損害。
說一說憂鬱症的基本特性
憂鬱症是一種慢性致殘性精神疾病,憂鬱症疾病的特性決定了慢性遷延的病程可能會出現一些永久性的認知功能改變,比如記憶力的減退,思維遲緩速度,注意力和定向力的改變。其實就是你說的大腦功能性損害。再比如思維遲緩表現的就像是一個人突然變笨了,思考以往的簡單問題都很慢,甚至好多事情想不明白。
有一些網友也曾經諮詢過我這樣的問題,一些人認為可能是長時間服用抗憂鬱藥帶來的改變,這樣的可能性確實存在,因為畢竟抗憂鬱藥物可能對中樞神經產生抑制作用。但也只是一種可能性,更大的可能還是因為憂鬱症本身帶來的改變。如果已經停服藥物,但是一些諸如記憶力、注意力、判斷力、定向力等方面的改變仍然我沒有改善,那就可能是長期的憂鬱產生了一些認知功能損害。
我們該如何努力去改變?
雖然這樣的改變往往是不可逆的,但還是可以嘗試做一些專業的復健訓練,和服用一些專業的促認知藥物,比方說阿茲海默病人吃的多奈哌齊,就是美國FDA認證的促認知藥物。
還有一些用腦的活動可以有針對性的讓患者多做一些,比方說打麻將,能打麻將的患者再差不會差到哪去。
更多回答#2
憂鬱症對大腦的損害更多是功能層面的,既與憂鬱症的病情有關,也與長期使用抗憂鬱藥物有關。在理論層面上,隨著憂鬱病情好轉,藥物減量,加上功能訓練,心理治療,這些損害是可以得到徹底恢復的。
這只是理論層面的假設,實現情況可能與此有較大的出入。這是因為長期憂鬱症,其認知功能、社會功能受損嚴重,已很難重新適應社會生活環境,患者重新恢復這些功能難度很大。
此外,憂鬱病情的恢復,還與很多現實因素有關,比如患者的心理成熟程度,復健訓練的投入程度,主治醫生的用心與否,藥物能否得到科學規範的合理使用,家庭社會支持系統是否健全有力等等,這些因素對憂鬱症病情及社會功能的恢復,都有重要影響。病情如果得不到徹底恢復,則憂鬱對大腦的損害,自然難以得到徹底恢復。
更多回答#3
20世紀90年代初,科學家利用核磁共振對憂鬱症患者的大腦進行掃描後發現,照片上有幾處小的亮斑,這是大腦白質內的高強度信號,表明憂鬱症患者大腦白質有部分區域受到了結構性破壞,而這一部分區域負責我們的注意力、情緒、記憶和意識等功能。當受到損害時相應的功能也會受損。
此外,精神醫學的基礎研究發現,杏仁核是我們的情緒中樞,負責調控我們喜怒哀樂的情緒。而進一步的研究發現憂鬱症患者的杏仁核及海馬體也發生了變化。並且通過對照實驗發現,以正常人作為對照組,憂鬱症患者的海馬體縮小了15%。並且海馬體萎縮的程度跟患憂鬱症的時間長短有直接關係。
以上區域腦組織的損害導致憂鬱症病人出現學習困難和記憶困難。
那麼,憂鬱症還能恢復健康嗎?答案是肯定的。
事實上,我們腦內的神經細胞每天都在不停地進行新陳代謝,有新的神經細胞生成也有老的神經細胞凋亡。腦內的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是促進神經元相互連接和生長的肥料,對神經可塑性和神經新生非常重要。研究發現憂鬱症病人腦內的這種腦源性神經生長因子(BDNF)分泌減少,而通過服用抗憂鬱藥物或者長期的堅持運動,都能夠促進這種物質的分泌,使相應腦區的神經元細胞生成增多,自然也就能夠修復受損的杏仁核和海馬體的神經元細胞,從而起到治療憂鬱的作用。
因此,使憂鬱症患者的功能基本恢復到病情的水平還是有很大可能的。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