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廓出口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症狀與受壓的組織有關,具體如下:

1、神經受壓:主要表現為患側頸肩部、手部、上臂和前臂的疼痛、酸脹無力症狀,有時也可出現針刺感、蟻行感、麻木、感覺障礙等表現。疼痛、麻木一般由頸肩部向手臂、小指側放射。病程較長時,患者還可出現肌肉萎縮、肌力下降、握拳無力等表現。

2、鎖骨下動脈受壓:主要表現為手怕涼、蒼白、疼痛等症狀,上肢下垂、上肢活動或肢體受涼時疼痛會加重,患者還常有患側肢體脈搏減弱、血壓降低等表現。測量血壓時,應該對比患者雙上肢的肱動脈血壓,有助於發現動脈壓迫的情況。

3、鎖骨下靜脈受壓:主要表現為患側肢體腫脹、淺靜脈凸起。比如左側鎖骨下靜脈受壓時,可表現為左臂腫脹、水腫以及淺靜脈凸起,對比雙側上肢,可以發現患側前臂靜脈血管更突出,這是患側靜脈血管受壓的表現。部分患者患側鎖骨上部有飽滿感,按壓有疼痛表現,有時可觸摸到斜角肌緊張、張力增高或是骨性凸起的情況。

更多回答#2

胸廓出口症候群是臂叢神經(支配上肢活動和感覺的神經)、周圍血管在胸廓出口處受到卡壓,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狀。多見於20~40歲,好發於女性。一般表現為前臂疼痛、感覺減退等神經受壓,以及前臂麻木、乏力等血管受壓的症狀。

1、神經受壓症狀

多數患者都有神經受壓症狀,主要表現為疼痛和感覺減退,出現在前臂和手的內側面以及環指(無名指)、小指側面。部分病人頸部和肩部也會酸痛,肩部持續外展、頸部過伸或活動量大時疼痛加重。疾病嚴重時,手部肌肉萎縮,形成「爪形手」畸形。

2、血管受壓症狀

動脈受壓會造成前臂和手變冷、麻木、無力、易疲乏及疼痛。靜脈受壓引起症狀較少見,表現為患肢上臂酸痛不適、水腫和膚色改變等。還常有雷諾氏現象,表現為患側肢體蒼白、發紺(皮膚和黏膜呈青紫色改變)或雙手大量出汗。

3、其他症狀

少部分患者還有心前區(胸部)疼痛、頸肩部不適等症狀。

更多回答#3

胸廓出口症候群的症狀與其分型密切相關,每種類型的症狀都有其特殊性。

臂叢神經上干受壓型首先是有肩背部的不適向手部放射,這种放射會出現像過電一樣的感覺,病人在休息的時候,任何體位下都感覺不舒服,影響休息。全臂叢神經受壓型,除了患者有肩背部不適之外,還有前幾天發熱的病史,發熱之後出現相應的症狀,肩背部不適、手部無力。

交感神經型,除了肩背部的不適之外,出現雷諾氏現象,即動脈供血不足,肢體逐漸呈紫紺、蒼白,這種類似於缺血,就是血管受壓,供血受限的表現。

鎖骨下動脈受壓型,就是鎖骨下動脈被壓迫,也可能鎖骨下靜脈被壓迫,動脈被壓迫出現遠端供血減少,靜脈受壓又出現肢體紫紺、發紅,嚴重的甚至出現手部水腫,下撤之後更為明顯。

椎動脈受壓型,可能出現類似於椎動脈型頸椎病的一些表現,病人出現頭暈、頭痛、咽部不適,並且伴有肩背部不適。

對於假性心絞痛型,需要同真性心絞痛進行鑑別,有必要進行心電圖檢測。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