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乳糖不耐症?乳糖不耐症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乳糖不耐症又叫做乳糖酶缺乏症,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多見成年人以及學齡前兒童,主要是因小腸上皮細胞絨毛膜上的乳糖酶缺乏或乳糖酶活性低下,喝了牛奶或吃了乳製品後,無法消化食物中的乳糖,繼而出現一系列不適症狀。

乳糖不耐症根據乳糖酶缺乏常分為三種,一是先天性乳糖不耐症,屬於遺傳病,較為罕見,新生兒天生缺少乳糖酶,無法母乳餵養,會出現嘔吐、腹瀉、黃疸、營養不良等情況;二是原發性乳糖不耐症,也屬於遺傳病,較常見,乳糖不耐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三是繼發性乳糖不耐症,和遺傳無關,暫時性的,多和藥物、細菌病毒感染、胃切除、腹瀉等進有關,不良誘因去除後,乳糖酶活性會恢復正常。

乳糖不耐症的常見症狀有?如何處理?

大多數乳糖不耐症人群,再喝了牛奶或奶製品後,會出現腹脹、腹痛、腹瀉、腸鳴音亢進、噁心嘔吐等症狀,但每個人症狀差異較大,可能會出現1-2個症狀,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乳糖不耐症腹痛位置多不固定,可以使燒灼樣腹痛、鈍痛,疼痛程度可忍受,劇痛較為少見,腹瀉多是稀水便、糊狀便,急性嚴重腹瀉可能會導致脫水,需引起重視。

對於懷疑乳糖不耐症的患者,可通過大便常規、糞隱血試驗、乳糖耐量試驗、乳糖氫呼氣試驗等來明確,但考慮到症狀並無特異性,需要和乳製品過敏、炎症性腸病、腸躁症等鑑別,最好完善大腸鏡檢查。

大多數乳糖不耐症可以自愈,除了對症治療消化道不適症狀外,還需要防止營養不良,對於先天性乳糖不耐症,最好戒掉乳糖類食品,原發性乳糖不耐症可少量食用,如果是繼發性乳糖不耐症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乳糖不耐症和腸躁症有何區別?

單純從症狀來看,乳糖不耐症和腸躁症較易被混淆,都會出現腹痛、腹瀉、腹脹、腸鳴音亢進、噁心嘔吐等,但兩者是獨立的疾病,雖然會存在部分重疊,乳糖攝入有時會加重腸躁症的臨床表現,但並不是所有人不吃或減少乳糖攝入,都會減輕腸易激綜合的症狀。

一般來說,在診斷腸躁症之前,應該先鑑別是否患有乳糖不耐症,可以在後續飲食中限制乳糖攝入。

其次從治療來說,乳糖不耐症限制乳糖攝入後會有好轉,如果症狀嚴重可對症治療,預後較好,但腸躁症療程較長,需要從飲食、生活方式、以及藥物方面進行調理,也存在復發可能。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