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服用安眠藥有哪些副作用?影響肝腎功能是常見的危害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任何藥物長期服用都可能對身體造成影響,當然也包括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可能出現的危害。那究竟會出現哪些危害呢?

長期服用安眠藥物可能產生哪些危害?

可能有人會說長期服用安眠藥物最常見的危害應該是對肝腎功能的影響,但其實藥物的代謝對肝腎造成的影響還是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的,有些人確實可能加重肝腎負擔,並且出現肝腎功能受損的表現,但更多的人並沒有這方面的顧慮。比如我在失眠門診經常遇到很多80-90歲來自己配安眠藥的爺爺奶奶,我也建議他們檢查過大生化,很多人長期服藥但肝功、腎功都是正常的。所以,對肝腎功能的影響顯然不是長期服藥最常見的危害。

那麼究竟什麼是長期服用安眠藥最常見的影響呢?

在我看來,長期服用安眠藥的最常見危害就是安眠藥物依賴,包括藥物依賴和精神依賴。

藥物依賴,主要是服用可能產生依賴性的苯二酚類藥物,一般在連續服用8週的時候是可能產生藥物依賴性的。

精神依賴,則是長期使用催眠藥可能會養成習慣,一旦突然停服藥物的時候會出現反跳性失眠。這種依賴不是來自藥理作用,主要是服藥人的心理作用。

此外,服用安眠藥物非常常見的不良反應是白天殘留的鎮靜作用,嗜睡,頭暈,頭昏,認知障礙,運動不協調和依賴性。
如何解決失眠問題?

如何解決失眠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辦法一定還是服用安眠藥物治療。關於安眠藥物的不良反應我個人覺得是沒有必要這麼擔心的。我們可以先嘗試非藥物治療的方式調整睡眠,比如調整作息時間,白天減少睡眠,比如睡覺的時候才上床,比如上床後不使用電子產品。其實很多時候失眠的原因只是我們的睡眠習慣出現了問題,或者生活習慣影響了睡眠。

如果非藥物治療的方法宣告失敗,不吃安眠藥難道要挺著失眠嗎?完全沒有必要,長期服藥的危害遠遠小於長期失眠帶來的危害。權衡利弊,還是服用安眠藥為好。

更多回答#2

安眠藥即鎮靜催眠藥,是一類中樞抑制藥,小劑量可引起安靜或思睡狀態,表現為鎮靜,中等劑量可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目前臨床上使用的安眠藥主要包括兩大類,一類為經典的苯二酚類安眠藥,常見藥物主要有 Estazolam 、 Alprazolam 、 Diazepam 、 Clonazepam 等,另一類為新型的非苯二酚類安眠藥,常見藥物主要有 Zolpidem 、樂比克、 Zaleplon 等,這兩類藥物相比,新型非苯二酚類安眠藥起效快、半衰期短,安全性要優於苯二酚類安眠藥。

長期服用安眠藥可引起「宿醉」現象,即服藥後的次日,藥物已經被完全代謝排出體外,患者仍有頭暈、嗜睡、疲勞、乏力等症狀,從而增加了駕駛員和高空作業人員發生事故的風險,以及老年人發生跌倒摔傷的風險。此外,長期服用安眠藥可引起耐受性和成癮性,耐受性即患者對安眠藥耐受,需要加大用藥劑量才能達到原來的療效,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不良反應的風險,成癮性即患者渴望連續用藥,一旦停藥可出現失眠、焦慮、心搏過速、顫抖、惡夢等戒斷症狀。最後,長期服用安眠藥還可引起呼吸抑制和肝損傷,有氣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應慎用、甚至禁用安眠藥,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肝功能。

因此,安眠藥應在病因治療、認知行為治療和睡眠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酌情按需、間斷服用,如預期入睡困難時,在上床前5-10分鐘服藥,夜間醒來無法再次入睡且距預期起床時間超過5小時,可以使用 Zolpidem 等半衰期較短的安眠藥,每周3-5天間斷服藥,避免連續每晚服藥,用藥療程一般不宜超過4週,這些都是減少安眠藥危害的有效方法。

總之,安眠藥是一類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藥物,長期服藥可引起「宿醉」現象、耐受性、成癮性、呼吸抑制和肝損傷等危害,因此,安眠藥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按需、間斷服用,用藥療程一般不宜超過4週,安眠藥是國際管制的精神類藥物,應嚴格控制使用,合理使用可將藥物對身體的危害降至最低。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