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體溫就會升高是正常的嗎?

吃完飯體溫會升高的,這種情況下屬於生理性的體溫升高,通常在吃完飯以後特別是在進食油脂或者蛋白質特別高的食物時,會出現體溫升高等,這種情況發生在進食後的1小時以內,叫做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

這種體溫升高的生理意義是能夠活化人體器官,特別是想消化系統、免疫系統等,增加對營養和食品中的蛋白,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功能。

有利於人體合成酶、蛋白,以及促進組織細胞生長,所以這種情況下屬於生理現象,不用擔心。

更多回答#2

吃完飯後體溫升高是正常的。建議吃完後休息60分鐘,測量一下體溫。正常情況一天體溫是變化的,在36-37.2之間,波動小於1攝氏度。腋窩溫度超過37.3,我們就認為是發燒。但有幾個前提,一個是水銀溫度計,監測3-5分鐘,還有監測腋窩溫度。測量之前把水銀甩到35度以下,同時測量之前不要喝咖啡,不要喝熱水,不要喝茶,這樣測出來的體溫才是準確的。

更多回答#3

人在吃飯後體溫會有所升高,但是不會超過正常體溫的範圍。

因為在吃飯之後,由於食物的動力學的熱效應會出現體溫短暫性升高,這種體溫升高會自行調整並降低到正常水平。因為人體體溫的調節中樞會使體溫保持在一個穩定的範圍之內,如果食物的動力學的熱效應明顯,人的體溫調節中樞會增加散熱,通過這種散熱的方式來維持體溫穩定在正常的水平。

所以,即使吃飯後升高也不會超過正常體溫的範圍。但是如果體溫出現持續升高不降的情況下,要考慮是發燒的可能性,必要時需要到醫院去就診,進一步明確導致發燒的原因。

更多回答#4

通常情況下,吃飯後體溫會升高0.1-0.3℃。人體的體溫會隨著正常的生物活動而有所變化,比如在進餐、情緒過度激動或者劇烈運動過後,體溫都會有所上升。另外,在人體出現交感神經過度興奮時,也會出現體溫上升。

人體進食後,基礎代謝率會增高,神經系統也會興奮,攝入的能量也會增多,機體會隨著上述因素的變化,使得體溫有所提高,通常會增高0.3℃左右。但是體溫升高的幅度也在正常的區間和範圍之內,並不會有高出正常生理指標的臨床情況。正常的體溫生理指標是指在腋下測量體溫,體溫的波動值在35.9-37.3℃,所以進餐過後,體溫上升0.3℃左右都屬於正常現象。但是對於存在病理性因素的人群,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糖尿病的人群,進食後體溫上升的幅度會高出0.3℃。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