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初期息肉症人沒有症狀。通過內鏡檢查發現的胃息肉,有的是在檢查中無意中發現,有些息肉比較大時,病人會出現上腹部不適、脹、痛、反酸、消化不良,甚至有些病人會出現黑便、出血表現。針對胃息肉,可以查大便常規,看看有沒有糞便潛血陽性。糞便潛血陽性時,要做內鏡檢查,排除有沒有胃潰瘍、胃部腫瘤、消化道腫瘤。還可以做內鏡下治療,息肉切除術,術後行常規病理檢查,以排除息肉癌變。另外息肉切除後要定期複查,建議病人半年到1年複查內鏡,了解息肉切除後恢復情況。比較重、比較大的息肉,直徑超過2-3公分,位於賁門及十二指腸,因為息肉占據消化道空間,可能引起進食困難,影響消化功能,影響胃腸道排空,建議初期到醫院住院進行手術治療,保證消化道通暢。
更多回答#2
胃息肉的症狀,一般初期胃息肉,也就是胃息肉比較小的時候,患者可以沒有任何臨床表現,也沒有任何不舒服的臨床症狀。隨著息肉的增大,可以出現上腹部的不適,以疼痛、脹感為主,有的時候也可以出現血便或者是大便帶血,主要是以黑便為主。根據胃息肉的大小,比如胃息肉在特別大的時候,超過2公分以上,容易引起癌變,很多患者可以出現消瘦、乏力、食慾減退、上腹部疼痛等等。初期胃息肉應該給予及時的切除,切除之後在半年或者是1年及時複查胃鏡,一旦再次發現息肉,給予及時切除。
更多回答#3
體積小的胃息肉沒有明顯的症狀,有症狀時主要是消化系統的不適。1、胃息肉是指胃黏膜向內突起的息肉樣變,胃息肉的體積比較小時,不會對身體產生影響,所以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是在做體檢或者胃部相關檢查時,發現體內有胃息肉的存在。2、當息肉變大時,就會影響患者的消化功能,患者主要表現為消化系統的不適,比如胃部脹滿、頭痛、噁心、嘔吐、反酸、燒心、食欲不振,吃飯後症狀會更嚴重。3、如果息肉表面有潰瘍或糜爛,會導致消化道出血,出現嘔血、便血的症狀。如果息肉位於幽門,可以脫落到幽門底部和十二指腸,引起幽門阻塞的併發症。
更多回答#4
胃息肉指胃黏膜表面長出來的新生物,通常體積較小時沒有明顯的症狀表現,只有在胃鏡檢查和相關檢查時才偶然發現。隨著病情的發展,表現的症狀就會越來越多,多數患者會感到上腹部有隱痛感,有時會覺得腹部脹氣,少數患者還會伴有噁心、嘔吐等症狀。息肉生長的位置和體積不同則症狀也會有所區別,當息肉位於幽門部時就會出現幽門阻塞,會使食物不能正常進入腸道內,輕則大量嘔吐,重則營養不良、嚴重脫水以及貧血等。當息肉位於賁門處就會出現吞咽困難,為了防止病情進一步發展最好在初期胃息肉較小時進行手術治療。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