骰骨骨折多久能正常走路?

骰骨骨折病人通常3個月後可下地走路,但具體實踐與病人年齡、骨折程度、治療方法等因素有關。

單純撕脫性骨折,無明顯錯位的病人,通常固定6週複查拍片,無異常情況可下地拄拐行走,1個月後可正常行走。骨折錯位明顯或粉碎性骨折病人,需手術治療,骨折癒合前不能下地走路,通常6-8周後可進行功能鍛煉,3個月後可下地行走。兒童病人如果骨折端無移位,保守治療4-5週即可下地走路。年老體弱者骨折癒合較慢,應延遲下地時間。

病人骨折後可使用活血化瘀、促進骨折癒合的藥物輔助治療,同時加強營養支持。剛開始下地時可能出現疼痛、腫脹,晚上可用熱水泡腳,睡覺時將患肢腿抬高,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

更多回答#2

骰骨出現骨折後必須要看骨折受傷的嚴重程度,才能夠決定多長時間可以走路。

如果是因為足部或者踝關節的扭傷,導致骰骨的撕脫性骨折,骨折相對比較輕微而且錯位也不會很明顯,固定6週左右的時間就能夠下地走路,再鍛煉1個月的時間基本上可以正常走路,所以總的能夠正常走路的時間需要2.5個月。如果骰骨出現粉碎性骨折,都是足部受到很大的擠壓或者直接暴力引起的,骨折生長相對緩慢,下地走路的時間需要6-8週左右,而且功能鍛煉的時間也相對比較長,至少要鍛煉2個月的時間,所以正常走路的時間有可能需要4個月。

更多回答#3

骰骨骨折在臨床上發病率比較低,對於骰骨撕脫性骨折大多數情況下是足扭傷所導致的,這種撕脫性骨折如果移位不明顯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只需要在踝關節的功能位進行石膏托固定,4-6週以後就可以改為佩戴支具部分負重行走。

對一些垂直暴力、直接打擊或者壓傷所導致壓縮性或者粉碎性骨折,是需要經過積極手術治療的。手術治療後6-8週開始部分負重行走,完全棄拐負重行走時要根據複查的具體情況而定。

骰骨是足外側縱弓的基本結構,因此雖然在臨床上骨折雖然並不常見,但是一旦遇到骰骨的嚴重粉碎性或者移位的骨折,還是需要經過積極的處理。

更多回答#4

骰骨出現骨折在臨床上並不是十分的常見,發生了腳上骰骨的骨折,通常需要看是否存在著移位,沒有明顯移位的骨折或者是微小的撕脫性骨折,通常予以石膏固定四週到六週的時間。而對於明顯移位的骰骨骨折,則採取手術治療,一般手術後三個月骨折可以得到基本的癒合。這個時候通常可以進行下地的站立以及行走的練習,逐漸恢復其行走的功能,在骨折治療的過程中,需要服用接骨續筋、活血化瘀的藥物來促進骨折更快的癒合,從而使骰頭骨骨折能夠得到更好的復健。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