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正常人一直消瘦是什麼原因?

吃飯正常人一直消瘦多見於消化系統疾病導致吸收功能不良、精神壓力大、甲狀腺亢進、蛔蟲病等疾病患者,具體需要根據病因對症治療。

1、消化吸收不良見於各種消化系統疾病如胃炎、腸炎等,臨床表現為腹瀉、腹脹等症狀,這類患者可使用促進腸胃蠕動、消化吸收藥物如 Motilium 、 Domperidone 、 Mosapride 等。如存在炎症和感染情況還需使用抗感染藥,如阿莫西林、替卡西林、頭孢菌素、氧氟沙星等,具體用藥需要嚴格遵照醫囑。平時患者的食物也應儘量易消化,如多吃各種粥、湯類、南瓜、綠葉蔬菜等食物。

2、精神壓力大,這類患者主要建議放鬆心情,多參與戶外活動等,適當進行運動如慢跑、跳繩、騎行等均可釋放壓力。平時患者要避免長時間高強度腦力勞動,適當給自己放放假,若無法很好地自我調節,也可向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3、甲狀腺亢進患者由於甲狀腺激素分泌旺盛,基礎代謝率高,可出現多汗、激動、納亢伴消瘦等症狀。甲狀腺亢進患者在飲食上可吃具有抑制甲狀腺素合成的食物如花生、蘇子等,忌食含碘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還要避免溫熱、辛燥的食物如辣椒、桂皮、生薑、羊肉等。甲狀腺亢進的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如 Thiamazole 、 Propylthiouracil 等,放射治療和手術切除。

4、蛔蟲可寄生於人體小腸或其他器官,常和宿主爭奪營養,可導致宿主出現營養不良,嚴重時可引起膽管炎、胰臟炎、闌尾炎,腸阻塞,腸穿孔及腹膜炎等併發症。可使用藥物治療,常用有 Albendazole 、 Mebendazole 等。

更多回答#2

飲食正常消瘦的原因可以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的。

生理性因素可包括過度運動、勞累、精神壓力過大、熬夜失眠等因素,雖然飲食正常,但是這些情況下都會增加身體的代謝和消耗,導致身體消瘦。

病理性因素包括一些疾病引起的消瘦,如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症、消化性潰瘍、肝病、惡性腫瘤等均可引起消瘦。具體的病因要根據症狀以及化驗檢查,如血液常規,便常規加潛血,肝腎功能、血糖,甲狀腺功能、腫瘤系列、胃鏡等確診。

更多回答#3

吃飯正常一直消瘦可能由於生理性的偏瘦、消化不良、甲狀腺功能亢進、糖尿病、結核、惡性腫瘤等造成的。

生理性偏瘦:如遺傳基因影響、活動量較大消耗多、吃的飯不夠多、飲食偏素等生理性因素可讓人在一定範圍內吃飯不長肉,是正常現象。

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可分為器質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兩種類型,消化不良者的營養吸收率較低,因此可導致即使在正常吃飯,也會長期消瘦,不長肉。

甲狀腺功能亢進: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出現高代謝症候群,不僅會導致體內能量消耗過多,還會引起消化系統興奮性增高,引起胃腸道蠕動加快,導致食物在胃腸道內停留時間縮短,營養物質吸收受到一定影響,進而導致患者消瘦。

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和胰島素缺乏導致糖的利用出現障礙,身體會動員脂肪和蛋白質的分解來提供能量,脂肪分解增多,蛋白質代謝負平衡,患者可逐漸出現乏力、消瘦表現。

結核:結核桿菌在人體內釋放毒素,增加了人體的代謝消耗,而且反覆的午後低熱可使機體產熱增多,增加了患者的基礎代謝率使消耗增多,此時容易出現消瘦。

惡性腫瘤:癌細胞生長、增殖均需要大量的能量供應,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能力明顯強於正常組織細胞,癌症患者攝入的營養物質大部分被癌症組織吸收,被正常組織吸收的營養物質明顯減少,可致患者脂肪、肌肉量減少,而表現為消瘦的症狀。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