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皮症可分為局限性硬皮症、系統性硬皮症兩大類型。
一、局限性硬皮症。一般只累及皮膚,不會對肺、腎、心、肝等內臟器官產生不良影響。主要表現為水腫性紅斑、灰白色斑、皮膚色素增加或減退等症狀,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可進一步分為斑塊狀硬斑病、線狀硬皮症、泛發性硬斑病、點滴型硬斑病等類型。
- 斑塊狀硬斑病:皮損多發生於軀幹部,亦可發生於身體各處。皮損初期表現為一個或數個淡紅或紫紅色水腫性斑狀損害,數周或數個月後,皮損逐漸擴大,中央逐漸出現稍凹陷,表面光滑乾燥、無汗、毳毛消失。
- 線狀硬皮症:皮損呈條狀,常沿單側肢體或肋間神經呈線狀分布,皮損變化與斑塊狀硬皮症相似,但進展更迅速,可引起肢體攣縮及骨發育障礙。
- 泛發性硬斑病:表現為廣泛性硬性斑塊,可分布於全身各處,皮損常融合,伴有色素沉澱或色素減退,也可伴有肌肉萎縮。
- 點滴型硬斑病:皮損表現為胸、頸、肩和背部平滑或凹陷的小灰白色斑,質地不堅硬,可於3~5年內自然消退或萎縮。
二、系統性硬皮症。也稱為系統性硬化症,除了引起皮膚損害以外,還會累及內臟,引起肝、肺、腎等器官的異常症狀。系統性硬皮症的皮損與局限性硬皮症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三個時期。
- 第一個時期稱為腫脹期,患者的皮膚腫脹多出現在肢端、手足等部位,用手按壓皮膚後不會出現坑,會很快過渡為硬化期。
- 第二個時期稱為硬化期,患者的皮膚變硬,皮膚與皮下組織有沾黏,皮膚表面的皺紋消失且表麵皮膚發亮,無法用手捏起來。
- 第三個時期稱為萎縮期,皮膚可能有萎縮表現。除了皮膚損害外,系統性硬皮症還可引起骨、關節、肌肉、血管、消化道、肺臟、心臟、腎臟、神經等組織的損害。
更多回答#2
臨床上把硬皮症分為二大類型。
局限型硬皮症:皮膚變硬開始於手足遠端,漸延伸到四肢、臉部、頸部,不累及胸腹部和背部。該型病人病情較輕,初期只有雷諾氏現象,可持續5~10年後才逐漸出現手指與臉部腫脹,壓之通常不凹陷,指端皮膚發緊、變薄,易破潰、感染,潰瘍不易癒合。面頸部可有微血管擴張(紅色細網狀,壓之退色)。病人常有吞咽困難,內臟受累少見,病情進展較慢,病程較長,預後較好,10年生存率≥70%。
系統性硬皮症又分為肢端硬皮症和瀰漫性硬皮症。系統性硬皮症的皮膚變硬不僅累及臉部、頸部和四肢,而且累及胸腹部和背部。發病初期可有炎症表現,如皮膚腫脹、關節肌肉疼痛,有些病人可以聽到肌腱吱嘎的摩擦聲。發病數月皮膚病變進展迅速,皮膚極硬且緊張,可有皮膚色素沉澱或色素脫失。皮膚變硬持續2~3年後逐漸變軟、變薄,部分病人皮膚可以恢復正常。嚴重的皮膚纖維化可引起不可逆的皮膚萎縮,甚至累及深層組織。病人可有雷諾氏現象,且常於出現雷諾氏現象後很快出現明顯內臟損害,少數病人可以沒有雷諾氏現象。該型病人內臟損害較多較重,病情進展較快,預後較差,10年生存率為40%~60%。
此外還有一些中間型,如局限性硬皮症中的泛發性硬皮症,系統性硬皮症中的CREST症候群。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