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血症和菌血症的區別主要在於病原菌進入血液循環後,是否大量繁殖及身體是否出現炎症反應。
敗血症指的是病原菌入血並大量繁殖,從而產生大量毒素,誘發急性全身性炎症反應,表現為畏寒發熱,嚴重者可致感染性休克、多臟器功能障礙。
菌血症是在少量病原菌進入血液後,引起的炎症反應不劇烈或沒有產生大量毒素之前就被人體的免疫防禦系統清除掉,因此不會出現明顯嚴重的炎症反應,部分患者是不需要藥物治療就能夠自愈的。
更多回答#2
菌血症和敗血症的區別有定義、發病特點等。
1、定義:菌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由局部進入血液循環中,只是一過性,隨後在機體某部位生長繁殖,沒有引起明顯毒血症症狀;敗血症是指病原微生物進入血液循環,在血液中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而引起明顯的全身感染症狀。
2、發病特點:菌血症在短暫而低水平的細菌侵入時一般不會引起症狀,但在持續性且高水平細菌入侵血液時可出現全身性的不適症狀,如驟起高熱,體溫可達到40~41℃,頭暈、頭痛、心率加快等等。
敗血症的典型症狀是開始即出現劇烈寒戰,隨後出現持續性高熱,體溫可高達40~41℃,同時伴有出汗、頭痛、噁心等等。
更多回答#3
菌血症和敗血症的區別主要是臨床表現。
敗血症是指致病菌或條件致病菌入血循環,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發生的急性全身性的感染,若侵入血流的細菌被人體防禦機能所清除,沒有明顯的毒血症症狀時成為菌血症。兩者的區別就在於,侵入機體的細菌是否在血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全身的感染。
菌血症是敗血症的第一步,先是細菌侵入人體導致菌血症,如果沒有被機體的防禦機能所清除,在人體血液內繁殖產生毒素,導致全身性的感染,則進展為敗血症。常見的致病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肺炎鏈球菌,小兒以及免疫功能低下者的致病菌可以是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可以是皮膚黏膜發生破損或傷口感染,大面積燒傷,開放性的骨折,皮膚的家傭以及感染性的腹瀉,化膿性的腹膜炎,以及各種慢性疾病,例如營養不良、腎病症候群、肝炎肝硬化、糖尿病、惡性腫瘤,這些基礎疾病都容易誘發細菌感染。
另外,使用免抑制藥物,例如腎上腺皮質激素抗腫瘤藥物以及放射治療等都可以明顯地抑制細胞免疫和體液免疫,使得白血球減少,抑制炎反應,從而有利於細菌的蔓延擴散。
最終更新日: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