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空心病?引起空心病的原因有哪些?

空心病是價值觀缺陷所致心理障礙。之前有研究表明,如果人感覺自己的生活很有意義或價值,那麼他們的人際關係會更和諧、社交活動更廣泛、身心也更健康,患上憂鬱症、慢性疼痛或殘疾的機率也會下降。

空心病往往是期望過高,責任過大等最後壓力過後的產物。國外學者有認為,獨生子女政策或放大了空心病的存在。得了空心病,看起來就像是憂鬱症,患者情緒低落,興趣減退,快感缺乏,如果到精神科醫院診斷,多被診為憂鬱症,但所有藥物如水澆石。

空心病有幾個特徵:從症狀上來講可能符合憂鬱症診斷;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通常人際關係良好;可能從初中、高中,甚至更早就感到迷茫;傳統心理治療療效不佳。

更多回答#2

目前精神科的診斷中,尚無空心病的診斷、名稱。但是現在多數醫生、心理老師或者大眾對空心病感興趣。因為其反映一類現象,即某些人無論是大學生、小學生,以及其它成年人處於生活沒意思、無聊、消極、被動狀態。而這種狀態同時反映出其價值觀念、世界觀,通常患者較為消極和被動。有這類體驗的人群中有正常人,也有的存在心理疾病,比如患有憂鬱症、焦慮症,甚至其它心理問題。此時則需要患者存在相應表現之後,及時就醫、診斷。

空心病反映出來的是人格特點,即在普遍的認知方式上、行為模式上是消極和被動,傾向於無聊、沒意思的特點。所以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教育方式通常是過度保護下的孩子,往往存在此症狀。因為過度保護下,其衣食無憂,有些家長寧可委屈自己也會滿足孩子。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下,孩子會缺乏追求。同時在應試教育下,其興趣愛好更多的是被培養到學習、考試上,而在隨後的成長過程中,一旦其對學業缺乏興趣、目標之後,生活就會陷入一種無聊的狀態。因為其它的社會功能沒有發展,其不懂得責任、感恩,不懂得更好的人際交往等。

獨生子女家中孩子較少,父母過多保護孩子,同時又過多的控制孩子,不尊重其願望、創造力等。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其逐漸失去創造性,失去為自己學習,為團隊、家庭、社會有所擔當的一種意識和責任。以至於缺乏明確的目標、方向,整個成長過程中相對被動,比如長大之後,父母不在身邊,不能給其充足指導時,這時完全依賴自己,有時其會陷入一種無所事事的狀態,不知所措。內心中也激發不出一種強烈、向上的願望,以至於在其生活中顯得缺乏激情,較為灰暗,甚至對未來沒有希望。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