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里的瘰癧是什麼意思?

瘰癧是中醫的一個病名,好多人對他不太了解,這裡給大家說一下。

瘰癧又叫做老鼠瘡,是生長於頸部的一種感染性的外科疾病,在頸部的皮肉之間可以,捫及大小不等的腫塊,它的有的就形成這種串珠樣,有的小的成為瘰,大的叫做癧,統稱就是瘰癧,我們俗話還叫癧子頸。

所以多見於青少年,原來有結核病者,好發於頸部,耳後,也有一些就是纏繞頸項,甚至到了鎖骨上窩、胸部,和腋下,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淋巴結核,都是由於結核桿菌侵入頸部,所引起的一些特異性的感染,嚴重的時候還會破潰流膿。

這個病初期沒有明顯的症狀,病情發展之後可以有全身的症狀,比如疲乏,食欲不振,消瘦、低熱等等,還有病變的器官的局部一些症狀。一般的在人體抗病毒能力低下的,情況下,它會發病,結核桿菌大部分經過扁桃腺,或者蛀牙入侵人體,少數繼發於肺,或者支氣管結核病變,頸部單側或者雙側,會有多個大小不等的淋巴結,呈串珠樣的排列,有的初期,會有腫大的淋巴結變硬,無痛可以推動,病變發展發生淋巴結周圍炎,使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黏連,形成淋巴結互相融合而形成腫塊。

在末期淋巴結髮生乾酪樣的壞死,液化,形成寒性的膿腫,破潰後可流出豆腐渣樣,或者米湯一樣的膿液,最後經久不愈,形成慢性的潰瘍,這些內容僅供參考。然後現在這種結核病也不多見,如果有這方面的問題,治療請根據醫生面診指導為準。

更多回答#2

瘰癧是以頸部緩慢出現豆粒大小圓滑腫塊,累累如串珠,不紅不痛,潰後膿水清稀,夾有敗絮狀物,易成竇道為主要表現的癆病,相當於西醫中的頸部淋巴結結核。

頸部淋巴結結核是結核分枝桿菌通過淋巴或血行途徑感染頸部淋巴結所致,多見於兒童、青少年及免疫低下人群。頸部淋巴結結核是最常見的肺外結核病,免疫低下人群感染肺結核後比免疫功能正常人群更容易出現肺外結核,頸部淋巴結結核是最常見的淋巴結結核。一般醫生根據臨床表現結合淋巴結穿刺細胞學檢查即可作出診斷。治療主要為加強營養、增強體質、全程足療程抗結核治療、局部治療、免疫治療,對少數較大的孤立性淋巴結保守治療無效時,可考慮手術切除。

多數患者經過初期、規範、聯合、足療程的抗結核治療,可治癒。

更多回答#3

瘰癧是中醫上的病名,好發生於頸部的慢性感染性疾患,在外觀上看起來如串起來的珠子,所以稱為瘰癧。

1、發病特點:好發於頸部和耳後,起病緩慢,在疾病初期結核如豆,皮色不變,不覺得疼痛,隨著病程的進展會逐漸增大潰破,潰破後膿水清稀,夾雜有敗血狀物質,往往是這邊痊癒另一個又潰破,形成竇道。

2、形成病因:多由於情緒的波動,導致肝的疏泄,功能失調,肝氣鬱結,氣滯傷及於脾,脾失健運,導致痰熱內生蘊結於頸項部所致。或者由於肺腎陰虧,陰虛火旺,肺津不得輸布,灼津成痰,痰火凝結於局部所致。

3、症狀:初期,結塊腫大,如豆粒,一個或數個,皮色不變,按之堅實;推之能動,不熱不痛。中期結塊逐漸增大,表皮沾黏或者互相融合成塊。化膿時皮膚顏色呈暗紅色,微微發熱,觸之有波動感。後期自行破潰濃水清晰,夾有敗絮樣物質,或呈潛行性空腔,創面灰白,可形成竇道。

4、治療:初期,以疏肝養血,理氣化痰的藥物為主,局部腫塊處可貼敷膏藥以消腫散結;中期,滋陰降火的藥物為主成膿時可切開排膿;後期,以益氣養血的藥物為主,同時配合外治法,必要時選擇手術治療。

閱讀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