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出現飯後心悸的情況,通常說明出現了血液再分布。當人在進食時會導致血液集中在消化道,便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進而引起其它臟器出現供血相對不足的情況。
正常健康的成年人由於神經調節和反射,會導致血壓輕度升高、心率稍微增快,可以彌補其它臟器供血不足。如果神經調節反射的機能比較差,可能會引起調節過度,導致發生快速心律失常,引起飯後出現心悸的症狀。如果出現類似症狀,甚至反覆發作,要第一時間到心內科門診就診,必要時進行普通心電圖檢查、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明確飯後心悸是否是由血液再分布引起。
如果反覆發生類似症狀,要採取少食多餐等一系列的處理措施。根據臨床研究還發現,如果出現甲狀腺功能亢進、嚴重的貧血,可能會加重飯後心悸的症狀,這時要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才能使飯後心悸的症狀得以緩解和改善。
更多回答#2
飯後心悸指患者自覺心中悸動,甚至不能自主的一類症狀。發生時,患者自覺心跳快而強,並伴有心前區不適感。屬祖國醫學驚悸和怔仲的範疇。本病症可見於多種疾病過程中,多與失眠、健忘、眩暈、耳鳴等並存,凡各種原因引起心臟搏動頻率、節律發生異常,均可導致心悸。那麼,飯後心悸診斷依據是什麼?
主要臨床表現:面色淡白或萎黃,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乏力,或有自汗,心悸失眠,舌質淡嫩,脈細弱。
本證以氣虛證與血虛證並見為診斷依據。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脈弱等是氣虛的主要表現;面色萎黃或淡白,舌淡,脈細等是血虛的主要表現。心悸失眠,為血不養心所致。在辨證時,除掌握氣血兩虛的證候外,尚須結合臟腑辨證,察明病變與哪些臟腑有關,尋找原發病,以揭露病變本質,才能使治療更有針對性。
同時若心悸於飯後3小時或空腹時出現,伴頭暈、飢餓感、出冷汗,應考慮低血糖,對於那些已經藥物治療或胰島素治療的糖尿病患者,更應注意是否藥物過量引起的低血糖反應。飯後不宜馬上就起身活動,應休息一小時或更長時間後再活動。但如果長時間的頭暈、心慌、乏力不緩解,甚至出現嘔吐、胸痛,或是一過性昏厥時,就不是進餐反應導致的症狀,需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更多回答#3
飯後心悸是因為胃部需要更多的血液來消化食物,所以人體會有心慌的感覺。
如果身體其他一切正常,沒有異常情況,屬於生理性的心悸,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多休息即可。一般體重超重的人群,以及厭食症患者,在飯後容易出現心悸症狀,患者要注意少吃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如果心悸的症狀嚴重,有可能是因為心肌缺氧導致的,患者需要做心電圖檢查,確定心肌缺氧的情況下,可以服用 Metoprolol 以及 Bisoprolol 等藥物來治療。
另外還需要做一個胃鏡檢查,也有可能是胃部疾病所引起的,避免耽誤病情。
最終更新日:2024-04-08